文章详情

对于全国两会确定召开日期的10点解读

全国两会终于明确开会时间了,全国政协5月21日开会,全国人大5月22日开会。

两会.png


1、全国两会终于明确开会时间了,全国政协5月21日开会,全国人大5月22日开会。往年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的开会时间分别是3月3日和3月5日,今年因为疫情,会期推迟了大约两个半月,这是史无前例的,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疫情对社会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。  

2、全国两会确定开会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义,这说明,当前中国全国疫情已经得到根本控制,所面临的风险已经不大。但由于迄今为止依然没有特效药和疫苗,疫情风险不可能得到完全根除。今后,中国社会需要接纳一定程度的疫情风险,关键是做好常态化管控,防止疫情反弹,这将成为一种新常态。  

3、可以肯定地说,到目前为止,中国疫情控制和复工复产,在世界各国中都是做得最好的一批,一定是“优等生”。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,以及人均医疗资源水平,是不如德国和韩国的,中国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尤其不容易。  

4、中国控制疫情和复工复产能做到现在的样子,毫无疑问,得益于中国的制度优势,这背后是良好的政府治理能力、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,这背后是医务人员的巨大奉献、科研人员的巨大努力,这背后更是全体民众的支持和配合。相信经过这场疫情,更多人会真正理解什么是“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”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远远称不上完美,但已经展现了独特的竞争力和优势,疫情让这一点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来。  

5、这次全国两会一定会有很多新变化,我没有什么内部信息,但完全从常识发出,可以做一些具体的预测,比如,这次全国两会的会议将有所缩短(往年为10天左右,这次估计在5-7天左右),会场座位之间的间距会加大,会有部分委员和代表远程参加会议,现场绝大多数人会戴口罩(主席台第一排可能不戴,其他应该都会戴)。我可以明确地预测,今年全国两会的第一项议程,一定是哀悼在疫情中遇难的同胞,同时也应该向疫情中所有的逆行者致敬。我一直认为,真正的专家,就是要敢于做出明确、具体的预测,错了可以认,但说一些左右逢源、模棱两可的话,是没有意义的。  

6、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有可能不再设定明确的年度GDP增长目标。IMF预计中国今年GDP增长1.2%,我觉得这个数字偏保守,今年中国GDP增幅应该不会低于2%,在3-5%之间都属正常。这比中国之前动辄两位数、8%或6%的增速相比,肯定有比较大的回落,但考虑到今年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可能出现严重经济萎缩,中国如果能实现GDP正增长,本身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。  

7、今年政府工作的主基调,除了此前一直说的“六稳”(稳就业、稳金融、稳外贸、稳外资、稳投资、稳预期),在疫情的严重冲击之下,会更加强调“六保”(保居民就业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市场主体、保粮食能源安全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、保基层运转),这也是一种“底线思维”,把最坏的情况想清楚,然后努力去应对。如果对比中美两国政府在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方面的所作所为,可以清楚地看到,中国表现要好得多。特别是“六保”的提出,说明高层头脑非常清醒,对问题的所在和严重程度非常清楚,而且早已经在未雨绸缪了,接下来主要看落实。  

8、“新基建”会成为一个关键词,公路、铁路、机场、港口、油气管道、电力输送线路等传统基建项目,依然重要,这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,也是进一步弥补中国经济和社会短板的需要。但“新基建”会更加强调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对于华为这样的网络硬件基础设施,以及对阿里、腾讯这样的平台级应用基础设施,以及对于京东、美团这样的服务型应用基础设施,都会是一种利好。在线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也属于“新基建”的范围,ToB和ToG的在线教育基础设施市场,也许会真正启动。  

9、全国两会确定召开日期,也会为各行各业恢复的时间表提供参考。作为家长,我最关心的是小学生会何时返校。目前,北京高三、初三学生已经返校,其他年级学生返校的最有可能日期是5月25日或者6月1日。从决策逻辑上来说,全国两会后返校,已经不存在冒进的风险,即便是出现零星的疫情爆发,也可以就事论事进行处理(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),北京现在总体已经很安全了。考虑到两会期间保障交通的需要,6月1日的可能性更大,届时两会已经结束,又是特殊的“儿童节”,这一天开学意义非凡。(这个日期纯属个人推测,请以官方信息为准。)  

10、今年的“开学第一课”,会特别不一样,一定会跟疫情有关。我个人建议,教育部门对于“开学第一课”的内容,一定要科学、要克制,千万不要一味搞成讴歌、赞颂,要让全国的中小学生都看到疫情作为一场灾难的本质,要让我们的孩子理解和学会悲伤。在这个基础上,要让我们的孩子看到灾难之下,人性的光辉和力量。每一种牺牲本质上都是一种不得以的选择,它应该被致以敬意,但却不宜被无限拔高、鼓吹。真正美好的社会,应该尽一切可能减少牺牲。  

转载文章:图文来源于网络,已注明出处和来源,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