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政策早报】两部门:启动2025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“揭榜挂帅”项目申报工作;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:优先推动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需求迫切的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
- 2025-10-23
- 白鹿智库
两部门:启动2025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“揭榜挂帅”项目申报工作
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2025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“揭榜挂帅”项目申报和已揭榜项目验收工作。2025年度项目申报任务目标:面向原材料、高端装备、消费品、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需求,聚焦智能工厂建设堵点痛点,发掘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、深耕细分行业、具有工业基因的专业化供应商,强化智能制造装备、工业软件和系统“串珠成链”集成创新,增强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,深化国家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研制应用,推动形成先进适用、自主可控、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应用验证。
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:优先推动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需求迫切的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
第二届联合国地信周10月22日在浙江湖州德清开幕。自然资源部副部长、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表示,2025年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增至近万亿元。地理信息更好造福世界,鼓励将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,推动数据处理、分析及应用服务的智能化升级,显著提升地理信息的精准感知、智能研判与循证决策能力,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新增长点。要加强全球地理信息前沿技术和工具的合作研究,尤其要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融合应用能力,确保在新一轮科技发展浪潮中“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”。孙书贤表示,要加强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夯实数据资源基底。优先推动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需求迫切的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,同时鼓励社会数据合规高效流通,激发市场创新活力。
市场监管总局:全国已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服务站点近3万个
市场监管总局在广东广州召开商业秘密保护国际研讨会。市场监管总局介绍,商业秘密是企业创新成果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,对维护产业链安全、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关键作用,也是国际经贸规则关注的热点。近年来,市场监管总局全面推进商业秘密保护工作,全国已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服务站点近3万个,商业秘密保护服务网络不断健全。46个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发布条例、指南、标准等制度性成果434个。上海市奉贤区、浙江省温州市、湖北省武汉市、广东省佛山市等18个创新试点地区落地商业秘密质押融资、保险等金融服务,累计金额超过2.2亿元。
工信部部长李乐成:要深入研究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机制 充分激发发展动力
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10月22日在《新型工业化》发表文章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》。文章表示,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、效能和可持续性。目前我国一些传统动能正在减弱,新动能尚在培育和壮大之中,还不能完全弥补传统动能下降的缺口。2024年,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约13.4%,与传统产业80%左右的占比比起来,还只是小块头。动力从哪来?要靠创新、靠改革。从深化改革看,当前制约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、影响经营主体活力的难点问题、危及产业安全的风险问题还不少。改革的任务很重,同时也意味着潜力还很大。要深入研究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机制,打通堵点卡点,充分激发发展动力。
【地方动态】
上海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吴伟:优化沪港金融合作工作机制 推动两地金融合作向纵深发展
上海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吴伟10月22日在2025HKEX中国机遇论坛上表示,香港和上海作为我国两大国际金融中心,在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进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。展望未来,沪港金融合作前景广阔、潜力巨大。吴伟介绍,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,沪港通规模逐步扩大,截至2025年9月,累计成交额近127.6万亿元。债券通机制不断完善,债券“北向通”交易币种由人民币拓展至美元、欧元、港币等,债券“南向通”投资者范围拓展至券商、基金、保险、理财等。互换通功能持续优化,交易额度提升,合约期限延长,83家境外投资者利率互换交易金额达到8.6万亿元。在企业赴港上市方面,截至9月末,上海企业在港上市171家,总市值达到3.65万亿元。今年1至9月,上海新增11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,包括生物医药、高新技术、大消费类,行业结构更趋多元。吴伟表示,针对符合港交所定位的拟上市企业,未来将进一步加大上市培育力度,引导企业对接国际资本市场。同时,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沪港两地上市。展望未来,吴伟强调,上海将以加快落实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为抓手,进一步优化沪港金融合作工作机制,拓展金融合作渠道和内涵,持续推动两地金融合作向纵深发展,为金融强国建设与国际金融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天津出台政策促科技成果转化
天津市科技局等部门近期研究出台了《天津市促进科技成果“先使用后付费”实施办法》《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工作指引(试行)》,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“实验室”走向“生产线”。传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中,高校院所持有大量专利成果,常因缺乏转化渠道和风险顾虑无法走出校门。而科技企业,尤其是中小微企业,则因难以预估成果价值、担心成本高望而却步。在天津市科技局等部门21日召开的实施办法、指引政策发布暨工作推动会上,天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先使用后付费”模式是破解高校院所与中小企业合作壁垒、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机制创新。
《云南省金融支持民营企业专项行动方案》印发
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云南省金融支持民营企业专项行动方案》。方案指出,推动优质民营企业用好股权市场。建立省、州(市)、县(市、区)三级民营企业上市后备库,动态挖掘一批重点优质拟上市民营企业,依规协调解决民营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。强化民营企业上市培训、培育、辅导,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和新三板挂牌,支持民营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,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。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。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注册发行公司债券、债务融资工具、资产支持证券等进行融资,通过担保增信等方式推动全省民营企业债券扩容增量。引导驻滇银行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等机构投资者积极合理配置全省民营企业债券。
深圳: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并购重组
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多部门印发《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。方案指出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并购重组。支持企业风险投资(CVC)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、基于提升技术优势开展并购重组。推动私募股权基金通过直接投资、并购基金、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参与并购整合,落实私募投资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限“反向挂钩”机制。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份额转让试点,支持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(S基金)为并购重组项目提供接续型、赋能型融资资源,支持股权创投基金通过并购重组实现“退出-再投资”的良性循环。稳妥支持各类耐心资本及境外投资者通过战略投资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(QFII)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(QFLP)等方式参与我市企业并购重组。